20120222快三三期必中堂視頻:吳嘉瑞講理通
生活中,您是否會經常出現胃脹痛、腹脹痛、胃反酸的問題呢?這些都是和通腑中的理通有關,理通和攻通、養通有什麽區別呢?2月22日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、國醫大師顏正華學術繼承人,北京中醫藥大學張冰教授和吳嘉瑞副教授繼續做客《快三三期必中堂》,跟您聊聊理通的話題。
通腑分為攻通、養通和理通。攻通多用於實證;養通多用於虛證;而理通實證、虛證均可使用,臨床應用範圍更廣;再者,理通通理三焦,比“攻通、養通”通的範圍更廣。三焦是六腑之一,是上焦、中焦和下焦的合稱,即將軀幹劃分為3個部位,橫膈以上為上焦,包括心、肺;橫膈以下至臍為中焦,包括脾、胃、肝、膽等內臟;臍以下為下焦,包括腎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。
顏老認為胃部反酸等現象是胃氣夾肝膽濁氣上逆所致。胃乃六腑之一,胃氣上逆不僅與肝郁密切相關,與腑中濁氣不降亦相關。腑氣相通,以降為和,通腸腑降胃氣,事半功倍。治宜舒暢肝氣,通降腑氣。腑氣通則胃氣降,胃濁降則脾氣升,中焦樞轉得利,肝胃協調,諸癥則消。反之,則影響脾臟升清,且橫竄致肝失疏泄。凡肝胃不和、脾胃不和或膽胃不和,均應在疏肝調氣中輔以通腑降濁,使中焦氣機順暢,還胃受納之功。
理通是根據臟腑相關理論、以通腑達到協調臟腑目的的一種治療思路,主要用於通胃腑等氣滯,用於脾胃氣滯等病證的治療。脾胃氣滯有什麽表現呢?吳教授指出,氣滯會表現為:脘腹滿悶、脹(痛)、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;如果伴有肝郁,還會有兩肋脹痛等表現。
老常用的理通藥物有哪些呢?張教授介紹說,顏老選藥非常之平和,顏老常用的理通藥物有三種:佛手、綠萼梅、檳榔。顏老治療脾胃病的處方中,佛手出現的比率是55%,綠萼梅是25%,二者配伍同時出現的比率40%。
佛手藥性平和,既疏肝理氣,又和胃止痛,佛手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。吳教授為大家推薦佛手姜糖飲,佛手、生姜各10g。加紅糖適量,煎水飲;或以沸水浸泡,代茶飲。如有熱癥患者此方不宜服用。
本方以佛手疏肝理氣、健胃和中,生姜溫胃止嘔。用於肝胃氣滯,腑氣不通,脅肋、脘腹脹痛,嘔逆少食。吳教授提醒大家,佛手和超市裏的佛手瓜是不同的概念,佛手的正品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幹燥果實。如果是佛手瓜,那就是葫蘆科植物,就和中藥佛手截然不同了。
綠萼梅,別名白梅花,綠梅花。因萼綠花白而得名。梅花的一種,為薔薇科植物。在我國南方多省均有。古人對梅有很高的評價,被視為不畏強暴,堅貞高潔的象征。藥性為酸澀平。疏肝,和胃,化痰。主治梅核氣,肝胃氣滯疼痛,食欲不振,痰涎阻滯等。吳教授為大家推薦梅花粥,粳米30-60g,煮成稀粥,加綠萼梅3g,再煮至花剛熟即成。一次服用。
檳榔歸胃和大腸經,長於通胃腸之氣滯而調暢全身,另外對有形之積滯如蟲積、便秘等也可以選用,通腑作用全面,效果好。當然,這個藥不能隨意濫用,顏老告訴我,檳榔有一定負作用,易耗氣,故脾虛便溏或氣虛下陷者忌用;孕婦慎用。所以不建議大家在家使用。
20120222快三三期必中堂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