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1008我是大醫生視頻和筆記:傅延齡,三根湯,咳嗽,止咳藥,感冒
本頁提供2020年10月8日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視頻全集和要點筆記,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傅延齡。主題是《廚余”垃圾“可變廢為寶做藥材》。主要介紹廚余垃圾裏的“快三三期必中法寶”,三根湯的制作方法等相關內容,快三三期必中提供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(節目要點筆記)。
進入秋冬轉換季節,早晚溫差大,甚至能相差15度!在這忽冷忽熱的環境下,大街上毛衣、短袖齊亮相,亂穿衣的季節來了,感冒也成為高發病,胸悶、頭痛、咳嗽、流鼻涕等現象隨處可見,醫院患者也成倍增加。
依照中醫的觀點,感冒即受了風寒,而對付風邪、寒邪,我們要用辛的、溫的藥物將它們發散掉。專家帶來了一味“三根湯”,不僅能散外寒,同時還清內熱、通腸腑,幫你輕松預防、應對感冒。
圖:三根湯
那究竟這湯是由哪些根組成?又該如何熬煮呢?
《名醫別錄》稱蔥根能“主傷寒頭痛”;《孟詵方》稱其“可解煩熱、補虛勞,治傷寒頭痛、寒熱及冷痢腸痛,解肌發汗”。
此外,古籍中還記載,蔥根搭配豆豉,用一定的比例加水煮可以治療感冒。
大蔥小蔥根部皆可入藥,而除了做三根湯,蔥在中醫方面還有不少妙用,如:被蚊蟲叮咬、蜜蜂蜇傷了,可用適量的蔥白、蔥根搗泥外敷,起到消腫止痛、解毒的功效。
《本草綱目》稱香菜根“性味辛溫,香竄,肉通心脾,外達四肢”;《食療本草》言其“利五臟、補筋脈,主消谷能食,治腸風”。對消化道、呼吸道都有好處。
而營養分析表明,香菜含揮發油、維生素C、蘋果酸鉀等,入食後可增加胃液分泌、增進食欲、調節胃腸蠕動,提高消化力。從某種層面來說,胃口好了,人體的免疫力也會隨之提高。
另外現在已有很多的藥理研究證實,香菜中的揮發油,能刺激我們的上呼吸道,幫助排出痰液、鼻涕,對於感冒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。
白菜根性味甘涼,能滋陰、清熱、潤肺。
自制三根湯:白菜根30克、蔥根15克、香菜根15克。開鍋後先下白菜根,煮15分鐘,再下入蔥根、香菜根,煮大約5分鐘即可。需要註意的是,煮的過程中一定要蓋上蓋子,以減少香氣藥味的丟失。
我國江蘇的如臯縣是世界著名的長壽村,而關於如臯縣老人長壽的原因有很多種,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——不僅吃的清淡,還特別喜歡飲用“龍須水”,並將長“龍須”的果實放到水裏仔細研磨,一起喝下去。
不管是“龍須”,還是長出它的果實,都有著祛濕、消腫的功效,因此它們也可以說是如臯村老壽星們健康的基奠。
此外,專家還指出,這款“龍須水”特別適合今年飲用——因為今年,全國很多地區不僅降水次數多,降水量還特別大,這就導致了外界的濕氣較重,與此同時,人體內的濕氣也會隨之增重。因此,今年祛濕也就變得特別重要。
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:舌苔黏膩,舌體肥大有齒痕;身胖體腫,尤其小肚子變大,腳踝內側出現水腫;胸悶脘痞、上腹部飽滿;小便量少、不暢;大便粘膩、稀溏。以上癥狀,若有1-2條特別明顯,就說明體內有濕氣了。
“龍須”,即玉米須。玉米須有清熱祛濕、利小便、消腫的作用。而包在裏面的玉米須,由於受日照、雨淋等較少,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比露在外面的玉米須更多。新鮮的玉米須,每天的用量要達到100-200克,而幹的玉米須,用量則要50-100克。將玉米須洗凈,並加入5-7倍的水(約500毫升),煮15分鐘。
玉米須除了清熱祛濕,其實還能幫助調節血壓血脂,而若再搭配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,則效果翻倍!玉米須30克、決明子15克、菊花15克,加適量的水煮開飲用。決明子能平肝潛陽、消脂降脂;菊花清肝明目,再搭配上玉米須,能輔助降三高。
秋冬季夜間的氣溫較低,這時候空氣中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沈積在地面,過早鍛煉,人們就會吸入大量的有害氣體和顆粒。長期如此,會危害身體健康和呼吸系統。秋冬季節如果想進行鍛煉,最好是等太陽出來1-2小時後,這時汙染的空氣向高空擴散,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會產生大量氧氣,更利於呼吸道健康。
咳嗽對於人體來說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防禦機制——通過咳嗽可以將一些病原微生物排出體外,以避免身體進一步受到傷害。而如果不明辨咳嗽的原因,盲目去吃止咳藥,反而可能導致痰液堵塞氣道,影響肺通換氣,甚至引起嚴重的後果。
市面上的潤喉片種類很多,對於一些冰片含片、中成藥含片來說,它們往往能改善癥狀,使咽喉舒適,但長期含服,黏膜就會幹燥,導致黏膜的抵抗力下降;而對於抗生素含片來說,長期服用則會造成菌群失調。
(我是大醫生節目視頻20190924全集在線播放將在9.24稍後更新發布)
20201008我是大醫生視頻和筆記:傅延齡,三根湯,咳嗽,止咳藥,感冒